中外學者共話劉恒作品《狗日的糧食》
- 時間:2023-05-08 10:31
- 來源:學習強國客戶端·北京學習平臺
- 作者:佚名
《狗日的糧食》宣傳海報
4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老舍文學院聯合承辦的“世界閱讀北京”(智利站)文學沙龍成功舉辦,中外作家、翻譯家、評論家、讀者圍繞北京市文聯優秀文學作品翻譯工程項目、小說《狗日的糧食》(西文版)的創作、翻譯、出版的過程和意義,以及中智兩國文學互鑒情況等進行專題發言和交流研討,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中國作家、《狗日的糧食》作者劉恒,前智利作協主席、小說家拉蒙·迪亞斯·艾特洛維奇,智利克蘭恩出版社社長瓦倫蘇埃拉,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智利大學講座教授孫新堂,北京老舍文學院副院長周敏,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海外業務中心主任王宇燕等50余位中外嘉賓出席。
活動現場
線上會場
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劉雯秋致辭
劉雯秋首先為活動致辭。她表示,劉恒的許多作品在中國家喻戶曉、屢獲榮譽,有些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影響了一代中國人。其小說集《狗日的糧食》(西文版)在智利出版,是中智兩國文學交流所結下的又一顆寶貴果實,對中智文學交流互鑒有重大意義,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愿繼續推動兩國文學界交流合作,使兩國人民通過文學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中國作家、《狗日的糧食》作者劉恒發言
隨后,劉恒在線發言,他感謝智利方對文學沙龍活動的悉心準備,從中可以切實感受到智利克蘭恩出版社在合作中的真誠以及智利讀者的熱情。對方的積極友善以及對傳播中國文化的信心令人欣慰。他還介紹了《狗日的糧食》一書的創作背景,并稱該小說集中的作品擁有一個共性,即致力于表現糧食、金錢、精神支持等生活資源匱乏的“人類普遍面臨的困境”下,人物的生存狀態。劉恒表示,非常高興看到本書被譯介到智利,書中所表現的在悲觀主義中堅持樂觀主義、在絕境中永遠擁抱希望的人性光輝,正是自己希望與當地讀者分享的精神力量,希望這部作品在智利覓得知音,引起讀者對小說揭示的那些普遍的困境,以及作為人類一員應該采取的生存方式進行深入思考。
前智利作協主席、小說家拉蒙·迪亞斯·艾特洛維奇發言
接下來,小說家拉蒙·迪亞斯·艾特洛維奇對《狗日的糧食》(西文版)進行了賞析評論。他表示,“幽默感”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作品中描繪的生活之艱苦,使人物的苦中作樂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環。這部優秀的作品擴大了智利讀者對中國及中國作家的了解。
智利克蘭恩出版社社長瓦倫蘇埃拉發言
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智利大學講座教授孫新堂發言
瓦倫蘇埃拉和孫新堂也就《狗日的糧食》(西文版)的翻譯與成功出版發言。孫新堂表示,該作品可以讓西班牙語讀者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發展和變遷,體會普遍的人性,特別是小人物面對現實的態度與力量。瓦倫蘇埃拉則希望未來出版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智利聶魯達基金會外聯部主任、首屆中國大益國際寫作獎得主、智利詩人塔米姆·毛林主持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恰逢智利當代詩人聶魯達逝世50周年,為紀念其在中智文學交流領域的杰出貢獻,本次活動主會場特意設于智利聶魯達基金會報告廳,由基金會外聯部主任、首屆中國大益國際寫作獎得主、智利詩人塔米姆·毛林主持。他表示,劉恒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作家,《狗日的糧食》描繪了中國當代生活中的普通人形象,用詩意的文字帶給智利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無論是內容上還是語言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小說集的成功譯介出版以及此次文學沙龍的舉辦,對中智兩國文學交流有著重要意義。
活動吸引智利當地讀者參與
“世界閱讀北京”文學沙龍是北京市文聯為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去”于2022年啟動的新品牌活動。通過邀請不同國家的讀者、譯者、漢學家、評論家等與中國作家進行交流,推動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傳播與推廣。本次文學沙龍活動的舉辦,是“世界閱讀北京”文學沙龍系列活動的第三站,更是創新中智文學交流方式、拓展交流內容的一次重要探索,進一步激發了智利讀者深入了解中國文學的興趣。在場讀者紛紛表示,非常榮幸參加本次活動,從中能夠更深刻地了解中國當代優秀文學作品風貌,希望日后中智兩國能有更多類似的文學交流對話。
(責任編輯:方婷)
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編僅作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文章信息,標題:中外學者共話劉恒作品《狗日的糧食》,作者:佚名,來源:學習強國客戶端·北京學習平臺,來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7/c403994-32680492.html))